
修身齊家:媽媽的力量
媽媽除了當浩克以外,還有很多選擇;媽媽在意的,也不僅只是教養這個議題。這個節目會幫妳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對媽媽們來說,成功的樣貌很多元:跟伴侶有好的關係、得到孩子的信賴、在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實踐自己的夢想等等。如果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妳總是覺得自己怎麼老是在原地踏步,也開始猜想自己是不是少了哪個重要的關鍵,只要找到了就能加速前進?我想妳來對地方了。在這裡,妳會聽到身為媽媽常見的難題;更重要的是,有哪些實際的作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找到破題的捷徑。我們追求的成功,真的比想的要容易很多,只要好好利用內建的媽媽的力量,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就可以修身、齊家,過快樂充實的生活。
Episodes
51 episodes
給努力照顧家人的你,一帖情緒暖暖包(下集)
本集的嘉賓是親子天下媒體中心主編張益勤,她會和大家分享什麼是SEL(Social Emotional Leanring, 社會情緒學習),解釋為什麼養育孩子的你需要知道現今這個最夯的話題,讓教養生活更少爆炸,更多幸福。本集來賓介紹張益勤,親子天下媒體中心主編,曾負責親子天下2021年5月號「為孩子打造情緒自癒力」、2020年11月號「聰明教養網紅世代」等專題企劃。本集節目內容有:讀者提問:理論有讀懂,但實作上...
•
Episode 50
•
22:30

給努力照顧家人的你,一帖情緒暖暖包(上集)
本集的嘉賓是親子天下媒體中心主編張益勤,她會和大家分享什麼是SEL(Social Emotional Leanring, 社會情緒學習),解釋為什麼養育孩子的你需要知道現今這個最夯的話題,讓教養生活更少爆炸,更多幸福。益勤主編簡介曾負責親子天下2021年5月號「為孩子打造情緒自癒力」、2020年11月號「聰明教養網紅世代」等專題企劃。節目內容在本集節目裡,妳會聽到:家長常見的情緒困擾有哪...
•
Episode 49
•
31:22

焦慮爆炸,滅火三步驟 (下)
在面對不穩定的時局,焦慮悄悄地在大家的生活裡紮營了嗎?不管是行程被打亂,又或者需要做出種種困難、根本不知道怎麼樣比較好的決定,心情是否也因此受影響了呢? 每個時代都有專屬的挑戰,「改變時代的命運」對家累先於熱血的我們來說或許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口號,不過!可以透過在生活中實踐一些簡單的小事,讓心情安定一些,不僅提升生活品質,也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更明智的決定。 這兩集的重點有:生病看醫生,是美好的權利<...
•
Episode 48
•
15:30

焦慮爆炸,滅火三步驟 (上)
在面對不穩定的時局,焦慮悄悄地在大家的生活裡紮營了嗎?不管是行程被打亂,又或者需要做出種種困難、根本不知道怎麼樣比較好的決定,心情是否也因此受影響了呢? 每個時代都有專屬的挑戰,「改變時代的命運」對家累先於熱血的我們來說或許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口號,不過!可以透過在生活中實踐一些簡單的小事,讓心情安定一些,不僅提升生活品質,也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更明智的決定。 這一集的重點有:生病看醫生,是美好的權利<...
•
Episode 47
•
30:53

相信聖誕老人(和其他魔法)的理由
【警告!請不要貿然和孩子一起聽這一集】「聖誕老人這個議題到底該怎麼處理?有聖誕老人?沒有聖誕老人?」是每年年底都會重複討論的話題。妳的立場又是什麼呢?我在這一集裡面提到了:聖誕老人送的禮為什麼應該要簡樸聖誕老人 vs 心理創傷為什麼我想要孩子有能力相信不存在的東西和朋友分享,一起聽吧!也歡迎
•
Episode 46
•
30:25
.jpg)
女性和她的身形
年紀好小的孩子,摸著自己的肚子,跑來跟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太胖了,我真希望我的肚子可以跟他們一樣,瘦瘦的,這樣人家會比較喜歡我。」他手比著他的手足。我心頭一驚,這種身形跟自我價值牽扯上的觀念,怎麼這麼早就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天裡,妳有多常想到自己的身體好不好看這件事?妳的肚子、大腿、臀部、毛孔、皺紋、下垂的地方、妳的頭髮的樣子,妳一天之內會想到多少次?
•
Episode 45
•
32:47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在妳心目中,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記得在求學時期,我曾經認為完美主義是好事,因為那代表著高品質的產出,甚至提醒自己要跟這樣的人看齊。然後一件事的發生,完全改變了我對完美主義的看法。一位同學在全班面前,很老實地說她繳不出來已經到期的報告,「因為我有完美主義啊!」我記得她這樣說著。沒有太多抱歉,反而像是榮譽感一樣地說出這句話。那個場景讓我很深刻,因為我不曉得原來報告遲交還可以有點合理的感覺,有點衝突,有點矛盾,一邊思索著我以後遲交是不是可以不要覺得很抱歉了。
•
Episode 44
•
35:29

設立界線 & 講座QA
如果生命中有個人對我們予取予求,恣意妄為,我們很難跟他有好的關係,因為我們終究是凡人,顧及了你卻失去了我,就像沒油的車,很難趨前。在少數的情況下,我才會教導設立界線這個概念,一般來說,我希望我們過著越少界線的生活越好,不然就要過著刺蝟一般的生活,還納悶著為什麼沒有人要與我們親近。在這集節目裡,我會說明:設立界線是什麼意思?使...
•
Episode 43
•
27:28

歸屬感 (二)
猜猜看,為了得到歸屬感,人們願意做些什麼窮極荒謬的事?沒錯,他們可能會願意讓「自己」在這段關係裡消失,然後稱這為「一段不錯的關係」。這真是一記醒鐘,希望夠大聲到可以把「自己」叫醒!在這一集裡,生活教練 孫超 提到「比較」,會馬上削弱我們所剩無幾的歸屬感取悅別人以得到歸屬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長時間地享受做自己的感覺,妳辦得到嗎?不管你是在異地生活,或是在「異場景...
•
Episode 42
•
38:44
.jpg)
歸屬感(一)
這集節目,很榮幸地請到另一位生活教練 孫超 來分享他對歸屬感的體會與見解。孫超是一位工程師,目前旅居美國,在全美排名前三大的工程師事務所上班。他是成年之後才搬去美國生活的,會對「歸屬感」這個議題產生興趣,正是因為移民身份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所致。在這集節目裡,他談到為什麼在很熟悉的環境裡,也不一定有歸屬感?找到歸屬感的三部曲:決定、享受、行動舉例來說,在婚姻裡或在異地生活,要怎麼找到歸屬感?
•
Episode 41
•
34:00

好問題的力量
妳腦海裡的句子都長什麼樣子? 都是直述句,還是也有很多問句呢?這一集,就要來說說好問題的力量。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的是,當我們拋出一個問句之後,腦子就會開始搜索答案,所以問句幾乎就像是GPS一樣,怎麼定位,就會去到哪些地方。基本上,怎麼問問題,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
•
Episode 40
•
30:26
.jpg)
成功路上,你找對伴了嗎?
在我們的文化裡,負面情緒之必要性一再地被強調又強調。從威嚇小孩之必要,到貶低自己之必要,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我們毫無懷疑地承接了先輩要傳達給我們的智慧。我相信走在前頭的人,是在善意之下把這樣的知識澆灌給我們;但我也相信,每一代都有其變化,有其特定的挑戰,也有開闢新路之必要。 在這一集的節目裡,我提到了這裡的「伴」指的是情緒,是人採取行動背後的燃料我們一直誤以為的「對的人」,是壓力、罪惡感、羞辱感為什麼這些「對...
•
Episode 39
•
23:16

轉念轉不過去,該怎麼辦?
轉念是老生常談了,可是要是轉念真有那麼簡單,我想市面上的書有一大半大概都不會出了吧?😎我們多少都知道,當自己被情緒所困的時候,只要想法(或心態或態度)改一下就會好受許多;不過有的時候我們也是會有點無奈地問:😓「可是我就真的不知道還能怎麼想啊?」😓🤯「我就真的轉不過去啊!」🤯😤「要是我知道要怎麼轉,我還要來問你喔?」😤(哈哈哈你有沒有聽出來她沒有很開心)這一集...
•
Episode 38
•
19:44
.jpg)
從黑暗到光明:我成為一位母親的旅程
妳身為一位母親的旅程是什麼?算平穩嗎?還是路途顛簸?當妳初成為母親的那一刻,妳是滿心歡喜?還是緊張比較多?我的旅程,跟我想像的,一點都不一樣。所幸,總算從深淵裡走出來,過著多半都是風和日麗的日子。在這一集裡面,妳會聽到我的心路歷程,希望從中你也能找到妳適用的線索和配方,讓生活升級,嚐到更多妳喜歡的好滋味。🦩🦩🦩🦩🦩🦩🦩🦩🦩🦩這一路,真的要感謝很多人和事。感謝我的先生...
•
Episode 37
•
35:47

轉移負面情緒的後遺症?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一點,開心一點;遇到不開心的事了,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趕快做一些什麼,讓自己心情好起來。這樣的舉動倒也無可厚非,畢竟,誰不想讓自己好受一點?但是我到底是做什麼來轉移負面情緒?這樣做到底又有沒有效?卻是很少人引導我們去想的問題。我年輕的時候家裡有位親愛又溫柔的阿姨,我記得只要看到她半夜11點學別人喝酒,你就知道她心情很不好。(我說學,是因為我知道她不喜歡喝,她心情好的時候根本是個滴酒不沾的人)。我也知道隔天她心情會更不好,因為宿醉會讓她事...
•
Episode 36
•
17:41

錢、錢、錢
金牛迎春,新年快樂!搭著農曆年的順風車,看著來來往往的紅包文化,我想這會是一個檢視金錢信念的好時機。幾天前,我們在車上跟孩子有一段跟錢有關的、很有意思的對話。我的大孩子在後座笑鬧地說起「要是我很有錢的話,我要⋯⋯」的造句。其中一句,是「要是我很有錢的話,我要跟老師說不要再叫我上學寫功課了!」我們兩個大人聽了笑了一陣,好真實又實用的願望啊!說出了上學孩子的心願。「可是那有可能會是沒錢的開始耶!」我跟我先生異口同聲地說道。<...
•
Episode 35
•
22:45

「不想過年」症候群
小時候好期待過年,成年以後,過年好像就沒有那麼單純快樂了。如果你開始工作賺錢,過年時期大家會開始對你有不同的期待,這是需要適應的。詢問工作、對象,這個大家都不陌生。對女性來說,結婚以後,對原生家庭的想念,對婆家的差異難以化解等等,也讓過年變得是一門學問,變成各戶人家的女性可以上節目討論的話題。過年啊,真的不容易。我在準備這個節目的時候,意外聽到一句話,是這樣説的:「你不是討厭跟這個人相處,你真正受不了的,是當你跟這個人一起的時候,自己的那個樣子。」
•
23:37
.jpg)
梭哈式的思維
如果你不覺得自己是屬於會把事情歸類於「非黑即白」的人,你可能會很意外地發現,其實你有可能在某方面是這樣的人沒錯。.黑白二分法,是我們的腦子很喜歡的思考模式,因為它會把事情單純化,不是黑,就是白,沒有模糊,沒有掙扎。.今天是好的一天,不然就是糟的一天;這個人不是好,就是壞;這件事不是對,就是錯。我要不是很優秀,不然就是個廢物。.不過你可能也聽過,在談判桌上,最好的協商結果不是你輸我贏,而是我們都覺得自己做了最好的決定,拿到最大的益處。
•
Episode 33
•
30:20
.jpg)
【防疫】穩定自己,採取行動——給前線的醫療人員及其家屬
隨著教練越來越多,我也越有機會聽到各個領域的人是如何把這些提升情商的工具運用在他們的專業上。這一次,我想跟你們分享的,是醫療人員跟他們的家屬。.我必須說,不是醫療人員的我,應該永遠都沒辦法感同身受。.我不知道站在隔離病房內外是什麼心情,我也不知道此刻在防疫面前身負重任是什麼感受。.我不知道因為有感染的可能而需要隔離會有多慌,我也不會知道隔著一道玻璃門看著心愛的家人,不能給他們一個擁抱那種心酸的眼淚是什麼滋味。.有太多是我...
•
22:14

在愛中找到自由
愛本該是美好的,可是有時候愛卻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我想到帶寵物去散步的時候,狗狗有時候硬要往東走,我們卻硬要往西,一拉一扯之間,它痛了脖子,我拉紅了手。這場本該是放鬆的行程,草草結束,不歡而散。有時候這樣的拉扯,也發生在我們的家庭成員之間:不管是被拉的,還是被扯的那個,沒有人覺得這樣很好玩。這個主題很廣,其實有好多方向可以探討,不過第一步我覺得最該談的,還是最常聽到的不自由的來源,就是「我好希望他會改變」。如果我可以教妳怎麼改變別人的行為...
•
Episode 32
•
38:54
.jpg)
我跟他價值觀不同
跟自己的伴侶吵架,大家應該不陌生吧?吵錢,吵房子(要是是炒房那有多好哈哈),吵教養,吵宗教,吵政治,吵你家我家他們家,是我們熟悉也多少可以理解的話題。吵久了,除了身體累,心也累,因為後遺症很多:愧疚、憤怒、羞愧,負面情緒一再回鍋。他可能去上班了去打球了,我在工作在照顧小孩在娘家休戰了,這個架還在耳邊不斷重複播放。我想跟你分享我學習到的事:價值觀不同,不一定要升到家庭安全警報最高等級;價值觀不同,不一定要唇槍舌戰,更不必你死我活。最重要的...
•
Episode 31
•
31:43

媽媽的罪惡感
打從每個孩子出生,幾乎每位父母都體會過一樣的感覺: 想要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跟最安全的保護,都給予眼前的寶貝們。但這個單純的心願,總是有太多無法預期的狀況,讓我們無法如願以償。我們時常想做的更好,卻也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當無力感一再出現,相伴的罪惡感就油然而生。在這集的節目裡,你會理解罪惡感是從何而來,也會學習如何面對這種感受。無論你是全職媽媽、職業婦女媽媽、身兼父職的單親媽媽、身兼母職的單親爸爸、負責教養責任的跨代祖父母們,一...
•
Episode 30
•
30:08

人際關係為什麼這麼難?
Amazon上面跟人際關係有關的書籍超過10萬本,我想這有可能是個很夯的議題😎 你覺得呢?我記得自己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體會到這對我來說是個很艱難的議題---我不太懂要怎麼讓別人喜歡我,我也不太懂他們為什麼不喜歡我。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這樣的描述就可以直接下個標籤叫做「白目」,但是對小小的我來說,我是真心的不懂遊戲規則是什麼,也因為這樣,節節敗退卻又要天天參賽,團體生活的回憶就是苦茶一杯。很長一段時間,我天天都在嘗試讓別人喜歡我:有時候我很酷,有時候我很搞...
•
Episode 29
•
26:55
.jpg)